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20:54:14   浏览:805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令第115号


  《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8月1日省人民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苏树林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日



  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电梯生产 (含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及其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村 (居)民委员会 (社区)应当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 电梯使用单位是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完善安全使用条件,确保电梯安全使用。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引导电梯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参加电梯责任保险,提高事故赔付能力。

  鼓励采用远程监控等先进科技手段,提高电梯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第六条 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学校和村 (居)民委员会 (社区)应当开展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倡导文明乘用电梯,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引导和扶持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建立区域电梯救援网络,实现快速专业救援。

  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成立义务应急救援组织,参与电梯应急救援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指导。

  第二章 生产和销售

  第八条 电梯生产单位应当依法取得许可资格,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日常维护保养和操作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第九条 建设工程需要安装电梯的,建设单位应当选购取得制造许可资格的单位制造的电梯,且选型、配置应当与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结构、使用需求相适应,并委托取得安装许可资格的单位进行安装。

  第十条 电梯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电梯制造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等证明文件,不得销售未取得制造许可资格的单位制造的电梯。

  电梯销售者应当与建设单位或者电梯使用单位签订电梯销售合同,明确电梯的质量保证期限和服务内容。在质量保证期限内,对列入 《特种设备目录》的电梯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以及电气元器件和其他易损件等存在质量问题的,电梯销售者应当负责免费维修或者更换。

  销售进口电梯的,电梯销售者应当持制造单位委托代理销售电梯的证明材料和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证明材料,向省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情况,按规定告知设区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的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要求,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工程竣工并经监督检验合格后30日内,将安全技术资料移交建设单位或者电梯使用单位,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建设单位在向电梯使用单位移交电梯时,应当同时移交安全技术资料。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电梯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验收备案手续。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实施消防验收或者竣工验收备案抽查时,应当对消防员电梯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抽查。

  第三章 使 用

  第十四条  电梯安装后,建设单位尚未移交给电梯产权所有者的,该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电梯,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电梯使用单位。

  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电梯,属于单一产权所有者的,该产权所有者为电梯使用单位;属于多个产权所有者的,应当协商明确其中一个产权所有者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责任人,其他产权所有者承担连带责任。

  出租配有电梯的场所,租赁合同中应当约定电梯使用单位;未约定的,电梯产权所有者为电梯使用单位。

  第十五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设区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电梯使用登记手续。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维修许可资格的单位进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签订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标明的有效期内变更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应当在日常维护保养合同生效之日起15日内,到负责该电梯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电梯安全使用管理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做好下列电梯日常使用管理工作:

  (一)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二)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三)定期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四)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五)对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的,及时通知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消除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对可能危及乘客安全的,应当立即停止电梯的运行;

  (六)乘客被滞留在电梯轿厢时,应当及时组织应急救援;

  (七)协助做好电梯检验检测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  医院病床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必须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应当由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司机操作。

  第十八条 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装修的,装修结束后,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通知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进行测试,经测试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九条 电梯的更新、改造、重大维修费用依照有关规定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资金不足部分或者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由电梯产权所有者筹集。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一般维修和检验检测等费用由电梯使用单位支付。

  第二十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电梯检验检测费用。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对电梯定期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进行整改,并在整改期限内将整改结果书面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反馈;不得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

  第二十一条 电梯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超过下一次定期检验日期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封存电梯、设置警示标志,并在15日内到负责该电梯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停用手续。

  第二十二条 电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通知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并申请定期检验或者监督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一)发生自然灾害或者设备事故,影响电梯额定载重量、平衡系数、噪声、速度、加减速度、平层精度等性能指标的;

  (二)1年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电梯故障实名举报3次以上,且经确认故障的存在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

  (三)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超过下一次定期检验日期需要重新启用的。

  第二十三条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电梯召唤按钮、指示信号、风扇、照明、紧急报警装置、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等进行日常巡视检查,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

  (二)妥善保管电梯钥匙;

  (三)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电梯的,应当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

  (四)接到故障或者事故报告后,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救援;

  (五)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监督,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签字确认。

  第二十四条 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法修复或者无改造、维修价值的电梯,电梯产权所有者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在报废后15日内向负责该电梯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对报废电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梯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条 电梯使用年限达到15年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性能技术评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提出继续使用、维修、改造或者报废的意见。

  第二十六条 电梯移装前,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性能技术鉴定。

  已报废或者经鉴定不合格且通过改造、维修仍无法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电梯,不得移装。

  第二十七条 乘客应当按照电梯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乘坐电梯,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乘坐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电梯;

  (二)不得采用非正常手段开启电梯层门;

  (三)不得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

  (四)不得乘坐超过额定载重量的电梯;

  (五)不得有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危及他人安全的行为。

  第四章 日常维护保养

  第二十八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的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业务转包或者分包。

  在本省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活动的省外单位,应当在本省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数量的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日常维护保养人员,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并向所在地设区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依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与电梯使用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应当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一)日常维护保养项目、要求和执行标准;

  (二)日常维护保养起止日期和时间频次;

  (三)故障维修和应急救援抵达时间;

  (四)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第三十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下列工作:

  (一)对日常维护保养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二)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保证及时救援;

  (三)张贴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标志,标明应急救援电话;

  (四)建立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和安全技术档案;

  (五)电梯定期检验前应当进行安全性能自行检查,出具自行检查报告,并配合电梯使用单位做好电梯定期检验的申请工作。

  第三十一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配备相应数量的日常维护保养人员。

  第三十二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发现电梯事故隐患或者故障时,应当及时予以消除;难以消除的,应当书面通知电梯使用单位暂停使用电梯,并配合电梯使用单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停止使用。

  第三十三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发现电梯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一)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电梯的;

  (二)使用存在事故隐患、报停、报废电梯的;

  (三)违规进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改造或者其他危及电梯安全使用行为的。

  接到报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理。

  第五章 检验检测

  第三十四条 电梯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省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电梯检验检测资格,方可从事相应的检验检测工作。

  第三十五条  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单位或者使用单位提出电梯检验申请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一)在3日内对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验;

  (二)在5日内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

  (三)申请人对检验日期有特殊要求的,按照双方约定的检验日期进行检验。

  第三十六条  电梯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检验合格之日起7日内出具检验合格报告。

  电梯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出具检验意见通知书,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逾期未整改合格的,自整改期满之日起7日内出具检验不合格报告,并书面向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第三十七条 安装在私人住宅内供家庭内部使用的电梯,不得用于经营性活动;但改变用途,用于经营性活动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检验和办理使用登记。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电梯属于多个产权所有者,且电梯产权所有者未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确电梯安全使用管理责任人的,所在地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协调明确;仍无法明确的,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商所在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先行指定责任人,仍无法落实责任人的,该电梯不得使用。

  第三十九条 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电梯安全监督检查情况记录制度,对安全监督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予以记录;发现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

  第四十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和登记事项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有关事项进行审查,不符合规定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不得许可、登记;对已经依法取得许可、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其不再具备相应条件的,应当依法撤销原许可、登记。

  第四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本省行政区域内电梯的安全和能效状况,以及日常维护保养质量状况。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电梯销售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销售未取得制造许可资格单位制造的电梯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销售,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电梯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一)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标明的有效期内变更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未办理变更手续的;

  (二)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未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

  (三)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未能够随时与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的;

  (四)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装修的,电梯使用单位未通知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进行测试合格即投入使用的;

  (五)电梯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超过下一次定期检验日期的,电梯使用单位未封存电梯并设置停止使用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第四十四条 电梯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及时组织救援,导致乘客被滞留在电梯轿厢内1小时以上2小时以下的;

  (二)医院病床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必须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未由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电梯司机操作的;

  (三)未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技术鉴定即移装电梯的;

  (四)移装使用已报废或者经鉴定不合格且通过改造、维修仍无法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电梯的。

  第四十五条 电梯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电梯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电梯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一)电梯使用年限达到15年时,未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性能技术评估的;

  (二)安装在私人住宅内供家庭内部使用的电梯改变用途,用于经营性活动,未依法及时申请检验和办理使用登记的。

  第四十七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的;

  (二)发现电梯事故隐患或者故障时,未及时予以消除的。

  第四十八条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以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


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海环字〔2012〕16号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思路和重大部署,指导和引领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的创新发展和提升,我局组织编制了《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于2011年12月31日经第48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要依据职责,提高对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基础性、长期性、连续性、前瞻性”的认识,从科学监测、科学评价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和拓展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领域,提高对海洋环境规律性的认识。

二、各单位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对整个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发展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人才科学使用和管理机制,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人才使用为根本,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推行人才资质管理制度,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结构优化的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各单位要以服务海洋产业宏观调控、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以“五个服务”为目标,构建“支撑决策、面向管理、服务公众”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提高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信息产品的服务水平。

四、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所属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综合能力,充分履行管辖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的责任,并对省-地市-县各级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发展进行整体部署。

各单位应根据《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制定本单位细化落实方案并于2012年3月1日前报局备案。
     
     
     
      国家海洋局
二○一二年一月十八日



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海洋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要求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进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系统发展,全面提升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综合服务效能,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通过全面实施《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业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切实得到加强,业务体系不断创新发展,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沿海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基本实现了规划发展目标。

——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地方各级政府依法履行管辖海域海洋环境保护职责,不断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积极推进地方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设置及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10年,全国已建有海洋环境监测机构232个,沿海1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44个地级市均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沿海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山东、浙江等海洋强省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体系,其中,山东省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覆盖率达90%以上。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初步构建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海洋环境监测业务逐步深化拓展。监测范围覆盖我国管辖海域,对渤海、典型海湾等重点海域开展了专项监测,并拓展至与我国国家权益和生态安全密切相关的国际公共水域。监测内容日渐全面,基本实现清楚海洋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入海污染源以及潜在环境风险的要求,并根据国家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部署,拓展了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监测等新监测领域。监测手段更加多样,由岸基站、船舶、飞机、卫星、浮标和雷达等组成的立体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形成,在部分重点海域实现了多手段监测技术的综合运用。

——海洋环境评价技术得到创新发展。吸纳全国优势技术力量参与海洋环境评价方法体系的研发和应用,在海洋生态健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入海污染源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评价、海洋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评价、海岸带和海洋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环境灾害和污染事件影响评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在海上溢油、赤潮(绿潮)、核应急等重大事件应急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2006年长岛海域油污染事件中,迅速响应,紧急启动海空立体监视监测,开展油指纹鉴定,排查油污染源,为指导溢油事件后续处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应对2008年黄海浒苔事件中,利用卫星、航空、船舶、岸基等多种监测手段,开展立体化、全覆盖、高密度的应急监视监测,为应急指挥部门准确、及时、直观地掌握浒苔分布提供了保障,被誉为奥帆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为海洋环境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效能显著增强。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切实开展对管辖海域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生态状况监测与评价,为各级政府履行海洋环保职责提供管理支撑,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先后开展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海洋环境保障监测与评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及时发布海洋环境公报以及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等环境信息服务产品,极大提升了为社会民生的公益服务效能。

总体上,经过多年发展,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基本格局初步建立,并已基本具备与海洋环境保护职责要求相适应的能力。山东、福建、浙江、广东、深圳等海洋强省(市)海洋环境监测评价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具备落实海洋环境保护分级管理责任制的保障能力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辽宁、河北、江苏、天津、上海、大连、宁波、厦门等省(市)海洋环境监测评价能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初步具备管辖海域监测评价能力,基本满足管辖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需求;广西、海南、青岛等省(市)海洋环境监测评价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不能充分满足履行海洋环境保护责任、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尚未完全掌握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的科学规律。海洋环境监测站点布设、要素筛选、时间频率设置无法充分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基础性、长期性、连续性、前瞻性”的要求,距实现“科学监测、科学评价”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省市仍处于“为监测而监测,为评价而评价”的简单执行任务层面,工作思路急需转变,理念亟待更新。

二是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评价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尚未建立起动态化、定量化、诊断性评价方法体系,在海洋环境评价的各领域,多是以简单监测结果代替评价结论,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和诊断;评价产品类型单一匮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不足;尤其在应对新型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缺乏科学、准确、高效的评价方法。

三是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在满足沿海经济发展服务需求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目前,对海洋环境基本自然属性和生态特征掌握不足,对各种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机制和规律等研究不够透彻,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海洋环境问题认识不足,从而使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服务能力为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支撑不足,难以充分满足服务经济发展布局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

四是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的发展仍处于不平衡状态。由于沿海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对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的认识和需求差别较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上不平衡。因此,在整个体系的发展上,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均衡发展,部分省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十二五”发展趋势与需求
   
“十二五”是海洋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健康海洋、和谐海洋、安全海洋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相继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以及“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的战略部署。沿海地区进入新一轮海洋开发和区域经济大发展时期,海洋环境保护对国家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海洋权益维护等支撑作用和服务效能将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海洋环境信息需求大幅增加。海洋环境监测作为各级政府履行海洋环境保护职能、开展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全面掌握海洋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的手段,面临系统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国际上,近年来世界范围海洋大开发及海洋产业急速发展,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日益凸显国际化。围绕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收支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热点。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公共水域生态健康安全也日益得到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国际化转变。
  
但同时,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一是海洋环境风险明显增大,海洋环境灾害和各类突发性污染事件频发,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应急监测、风险和损失评估的能力面临重大考验;二是社会公众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民生意识日益增强,更关注环境对健康和发展的影响,对环境知情权的诉求更加迫切;三是目前沿海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各类生产要素在向海岸带转移过程中,仍有大批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业和重化工业在沿海布局,污染物排海总量不断加大,各类开发活动占用海岸带不断扩展,对海洋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四是渤海等重点海域在巨大环境压力下呈现生态环境恶化、环境风险增高等趋势,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需要通过开展针对性的监测评价工作以更好地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五是海洋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跨区域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增强我国在国际海洋环境问题中的话语权,维护国家海洋环境权益。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海洋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科学监测、科学评价为导向,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积极构建创新型业务体系,加快拓展公共海域监测,切实提升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增强业务能力,切实履行职责。围绕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基础性、连续性、长期性、前瞻性”的基本特征谋划基础能力发展和业务领域拓展,切实履行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实现对所辖海域海洋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入海污染源以及潜在环境风险“三清楚”,提高对海洋环境风险预警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
  
2.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引进的总量和质量,实施系统的人员培训和再教育工程,建立健全人才科学使用和管理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业务与科研有机联合,全面提升监测体系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根据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要求提出所属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人才梯队架构具体要求,制定配套措施促进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结构优化。
  
3.加强科学研究,发展创新体系。立足自主创新,吸纳和引进优势科技支撑力量,加强对海洋环境监测基础性理论和技术的研究,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科学监测与科学评价。保障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长期性、连续性,巩固和发展长期性监测成果积累,促进前瞻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切实发展创新型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
  
4.拓展监测领域,着眼全球问题。建立全球大海洋系统观念,立足管辖海域,拓展国际公共水域、极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建立与我国毗邻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高跨界海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水平,提升对全球海洋环境问题的诊断与评估能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国际话语权,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和国家权益。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科学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优质发展,监测领域进一步拓展,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社会民生利益和沿海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具体目标如下:
  
——健全科学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布设、要素筛选、时间频率设置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监测范围覆盖所辖海域及重要国际公共水域,监测评价内容能够说清区域基本环境问题、掌握主要入海污染源及潜在的环境风险;在主要河口和海湾、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海洋断面等开展长期、连续监测,建立海洋环境基础性数据库;开展面向管理和民生新需求、环境新问题、监测评价新技术等前瞻性科学研究。
  
——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基础能力明显增强。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具备对管辖海域内各类海洋环境要素监测能力,以及对各类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技术保障能力;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具备基本海洋环境要素及赤潮(绿潮)、溢油的应急监测能力;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具备样品采集、现场快速监测等基础能力。到“十二五”末,实现40%以上沿海县级行政区设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其中海洋大省和经济强省设立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比例不低于60%。
  
——海洋环境监测人才队伍优质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海洋环境监测各领域尖端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大力促进技术骨干的成长。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考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训制度,人才队伍结构覆盖职能要求的全部业务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其中,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A、B类资质人员比例占30%以上,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A、B类资质人员比例占20%以上,县级海洋监测机构骨干业务人员取得D类以上资质。
  
——公益服务和管理支撑能力显著提升。针对公众用海健康安全,完善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等评价产品,做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公益服务;发展赤潮(绿潮)、溢油、核应急、危化品的风险预警和应急监测评价能力,有效应对各类海洋环境灾害与突发事件;科学把握海洋环境的宏观形势和微观特征,支撑海洋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出台和实施;针对沿海社会经济发展,从海陆统筹角度,服务经济发展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空间不断拓展。在西太平洋海域开展长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不断扩展监测范围、发展监测技术、丰富监测内容,获取国际公共水域环境综合信息,有效应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海洋环境及周边海域的影响及潜在风险;切实加强对我国其他毗邻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形成跨界环境风险预警能力;探索实施印度洋和极地环境监测,提升应对全球海洋环境问题国际话语权。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科学研究和实践,构建创新型监测与评价体系
  
1.创新优化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加强基础性和方法学研究,针对不同环境要素、环境问题和管理需求,创新和集成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优化海洋环境监测方案。
  
(1)进一步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优化现有技术方法,吸收发展国际先进技术和我国自主研发技术成果,研发和集成海洋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重点发展海洋优先控制和新型污染物及敏感海洋功能区环境实时在线监测技术、赤潮(绿潮)和溢油立体监视监测及现场应急监测技术、近海固碳能力监测技术、生物毒素快速富集监测技术、海洋放射性在线监测技术、高效海洋生物物种鉴定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等。推进沿海地方海洋环境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2)根据不同海洋环境监测目标,建立具有针对性、科学、有效的海洋环境监测方案设计和优化方法,包括站位布设、监测时间频率、监测要素和监测方法等。科学论证监测站位布局空间代表性,形成覆盖所辖海域、具代表性的监测站位布局;优化监测时间频率,科学反映所辖海域不同时间尺度环境情况;根据监测目的,筛选表征所辖海域海洋环境现状、变化及潜在风险的环境要素;实现多技术手段的科学集成和综合运用,提高监测质量和效能。
  
(3)不断强化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管理,推进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传统手工分析技术向自动仪器分析技术的转变,提升常规项目实验室分析检测技术水平和效率;强化监测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完善质量控制技术手段,完善计量认证监督检查制度;强化监测信息数据传输能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
  
2.深化和拓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领域
  
根据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基础性、连续性、长期性、前瞻性”的要求,立足海洋环境管理需求和社会民生需求,深化传统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不断拓展监测评价新领域。
  
(1)加强基础性监测评价工作,提高对海洋环境规律性认识。重点推进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提升海洋生物物种分类和鉴定能力,提高对濒危物种、珍稀保护物种、环境指示物种等长期监测和趋势评价水平;继续强化海水、沉积物、典型生态系统、重要海洋断面等监测,掌握管辖海域环境状况;继续推进海洋水动力监测,提升对海洋自然属性的认识,结合生态、污染变化,掌握管辖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强化应急监测评价,提升对环境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海洋溢油和化学品泄漏、赤潮(绿潮)、核事故、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为重点,切实开展风险源排查,加强各类海洋环境灾害风险等级评估与区划;构建和完善各类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监测与评价、生态损害评估等方法技术体系;以省级监测机构为核心、地市级监测机构为骨干,按照近岸海域环境风险特征布局应急监测和预警能力,切实提升地方监测机构开展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与评价、跟踪监测与生态损失评估的整体能力,逐步开展对受损海域生态修复工程的跟踪监测与评估。
  
(3)拓展监测工作领域,提升为海洋环境管理的决策支撑能力。以陆海统筹为出发点,建设以陆源污染源为主的多种入海污染源档案,加强对各类入海污染源的监测评估,开展重点海域环境容量与纳污能力评估,推进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做好海洋领域相关减排指标监测与评价;以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为重点,构建我国近海“蓝色碳汇”监测体系,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性监测评估;对重点海洋倾废、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大型围填海活动和海洋工程开发实施全覆盖监管监测;根据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海洋环境状况,选划重点海域开展区域综合性监测与评价。
  
3.发展完善海洋环境评价方法体系
  
做好海洋环境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和科学论证工作,重点加强海洋环境风险预警管理和应急处置、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和开发活动管理支撑、社会民生公益服务支撑等领域评价关键技术研发。
  
(1)在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评价领域,以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环境为目标,重点研发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评估、重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沿海区域发展规划的海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方法;改进和完善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介质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评价方法;在大尺度海洋生态环境动态评价、海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评价等技术领域部署前瞻性科学研究内容;根据河口、海湾、开发热点区域和周边国家毗邻海域等典型区域环境特点,建立重点海域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推进各省市建立适合地方环境特色和管理需求的区域性海洋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2)在海洋环境风险状况评价领域,以有效应对各类海洋环境风险为目标,发展海洋环境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建设海洋环境风险信息库;分类建立海洋溢油和化学品泄漏、赤潮(绿潮)、水母、核事故、外来生物入侵、海水入侵等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风险预警、生态损害评估技术,试点开展新型污染物、新型环境灾害的预警和监测评价技术研究,完善全防全控技术体系和应急预案。
  
(3)在海洋环境污染防治评价领域,以支撑沿海各级政府海洋环境保护责任为目标,完善陆源排污对近岸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构建海洋环境容量评估技术体系,推进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和流域-河口-海域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重点用海工程项目和海洋开发热点区域的环境适宜性及对海洋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体系,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布局和结构优化;发展跨界污染诊断、国际环境履约、区域或全球环境问题分析等国际领域评价服务体系。
  
(4)在社会民生公益服务评价领域,以服务公众用海健康为目标,完善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海水养殖区等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评价和风险预报方法,为社会公众提供卫生健康、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服务信息;加强对沿海城市建设用海区、市政和工业取水海域、矿产资源开发海域等环境状况评估和灾害预警,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环境资讯服务。
  
(二)健全和发展业务体系,稳步提升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业务能力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分级责任制,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海区)-省-地市-县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基础能力,稳步提升地方各级监测机构说清所辖海域海洋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入海污染源以及潜在环境风险等综合业务能力,提高对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的技术保障能力。
  
1.推动建立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布局
  
在“十一五”基础上,根据海洋环境保护分级责任制,围绕地方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海洋环保工作需求,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在有一定基础的沿海县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尤其在沿海经济开发热点区、环境风险高发区、环境损害严重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关键区域,填补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布局空白,不断完善国家(海区)-省-地市-县一体化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到“十二五”末,实现40%以上的沿海县级行政区设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其中海洋大省和经济强省县级监测机构覆盖比例不低于60%。
  
2.推进地方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强化监测机构定位
  
按照全面履行所辖海域环境保护责任的要求,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等多种方式,推进地方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各级监测机构定位。
  
全面加强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海洋环境基本属性参数、主要污染物类型、典型生态系统和指示物种监测能力,提升对重点入海污染源实施监督性监测与评价能力,切实提高对重点入海污染源实施监督性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水平,具备对管辖海域内主要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实施应急监测的技术保障能力。
  
加强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对所辖海域基本海洋环境要素监测能力建设,提升赤潮(绿潮)、溢油等常见海洋环境灾害或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发展区域特色监测评价技术。开展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评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开展评价研究,并纳入常规业务工作之中。
  
开展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使之具备海洋环境样品采集、常规污染要素监测、基础信息采集的基础能力,并初步具备现场快速监测能力。结合沿海经济发展特点及海洋环境自然状况,分类、分级建设县级标准示范海洋环境监测机构。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
  
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依托国家和地方人才战略,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人才使用为根本,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推行人才资质管理制度,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优化的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
  
1.扩大人才队伍规模,强化人才建设
  
扩大人才引进数量、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灵活人才引进方式,扩大人才引进范围,保障人才待遇。大力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高层次人才,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支持熟悉地方情况、具备相当专业技术水平、适应区域管理需求的有实践经验的基层专业人才进步和发展。
  
到2015年,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目标是:根据管理需求,针对性充实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编制和规模,原则上,一般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50人,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20人,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10人;海洋大省和经济强省的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75人,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30人,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15人。
  
2.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建立实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制度,规范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人员队伍管理;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建设跨机构、跨部门的专家团队,及时有效应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突发性海洋环境事件;定期开展常态化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专业技术竞技比赛、技能考核、业务评比、经验交流等,形成开放合作和良性竞争氛围;建立健全针对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及保障制度;适当提高专业岗位的比例;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考核体系,建立以实绩为标准的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专业人才评价、奖惩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到2015年,实现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人员队伍专业技术职称级别初级、中级、高级比例为5:3:2,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海洋监测与评价人员总数的80%以上。
  
实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其中,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A、B类资质人员比例达到30%以上,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A、B类资质人员比例占20%以上,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骨干业务人员取得D类以上资质。
  
3.保障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素质
  
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人员培训机制,全面推进基层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工作,重点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各省负责所辖地市、县级海洋环境监测人员技术培训;国家和海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针对性实施重点、难点监测技术培训工作;组建由业务中心、监测机构、科研院所和管理部门等共同组成的培训团队,重点培养具备学科交叉能力、业务实践经验、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强化重点专项监测评价技术的交流和研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专业人员深造、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相结合;综合运用视频、远程教育等手段,扎实提升培训效果。
  
到2015年,实现具有高级职称或A类资质人员每年脱产专业培训不少于5天,中级职称或B、C类资质人员不少于10天,初级职称或D类资质人员不少于15天,新进职工和其他人员每年脱产培训不少于20天。
  
(四)创新发展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产品,不断增强综合服务效能
  
以服务海洋产业宏观调控、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以“五个服务”为目标,构建“支撑决策、面向管理、服务公众”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提高信息产品服务水平。
  
1.围绕社会民生需求,深化拓展公益服务领域
  
针对公众用海健康安全,完善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等评价产品,做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社会关注度高的公益服务。
  
以开发《海洋环境信息(月报)》等准实时服务产品为重点,及时向管理部门和社会公布海洋环境形势;针对政府关切和公众关注的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及时发布专项报告,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2.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切实做好海洋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
  
全面排查沿海人口密集区、开发热点区的海洋环境风险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加强社会公众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海洋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实时化的海洋环境信息发布机制,建设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化平台,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和范围,及时公开海洋灾害及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信息,提出有效应对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指导性意见。
  
3.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影响力,有效服务沿海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海洋环境监测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宽社会公众及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渠道。
  
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合作,实现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结果有效服务沿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对海上开发活动环境影响的全程监测与综合评价,分类评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优化时空分布,促进海洋产业的宏观调控;贯彻落实陆海统筹战略,依据监测评价结果提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需求,促进重点入海江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五)健全渤海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切实保障渤海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
  
以支撑渤海环境风险管理、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恢复、用海监管和社会民生需求等为重点,健全渤海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切实保障渤海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
  
1.构建渤海环境和经济社会综合信息库,分区确定渤海环境管理目标
  
加强陆海统筹、多部门合作和跨区域合作,汇总整合渤海海域和环渤海地区历年来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渤海环境和经济社会基础信息数据库及综合信息平台。
  
综合分析渤海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及问题,系统研究环渤海三省一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对渤海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未来需求变化及导致的生态环境压力,深入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异双重驱动下的渤海环境变化趋势及发生机制,分区确定渤海环境管理目标。
  
2.创新发展海洋环境监视监测与预警评估技术,有效支撑渤海环境风险管理
  
分类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化学品泄漏、陆源集中排污、赤潮(绿潮、水母)爆发、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等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分区评估渤海主要环境风险和风险等级。
  
创新发展渤海环境高风险源(区)实时监视监测技术,分区分类做好环境风险的预警管理。
  
构建渤海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支撑技术体系,完善主要目标物或环境参数的分析检测技术,推进现场快速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研发;制定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和生态损害评估技术规程,健全应急预案,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技术和信息协调。
  
3.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切实推进渤海污染防治和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
  
以“渤海环境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价专项”成果为基础,积极开展跨部门合作,实施科研业务联合攻关战略,突破渤海污染防治和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瓶颈。
  
一是汇总海洋、环保、水利、渔业、海事等部门的渤海入海污染源监测和调查信息,切实摸清渤海入海污染物总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建立健全渤海入海污染源档案。
  
二是综合分析渤海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在分区确定渤海环境管理目标的基础上,系统评估近岸海域及海岸带生态脆弱性,筛选提出渤海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和重点海域名录。
  
三是研究环渤海各类经济社会开发活动与主要污染物排海量之间的响应关系,按照以海定陆的原则,确定区域性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提出环渤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对策建议,实施环渤海全域的污染减排战略,遏制渤海环境质量恶化趋势。
  
四是拓展应用渤海重点海域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评估技术,分区实施渤海重点海域环境容量监测评估专项,开发重点海域排污总量评估、分配和监控的实用技术。
  
4.加强区域性海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因地制宜开展渤海生态修复与恢复
  
结合国家级综合发展战略和地区性产业结构布局规划,加强环渤海区域性重大开发活动的海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探索实行区域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限批政策,强化渤海环境保护的提前介入机制。
  
根据渤海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特征,因地制宜地实施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生态整治修复。选划渤海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生态红线区,编制渤海海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指南。
  
5.做好渤海功能区监测评价和环境监管,服务环渤海社会民生重大需求
  
以渤海确权海域为主要对象,分类实施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海洋工程开发利用区等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服务与环境监管。
  
一是为各类确权海域开展针对性的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服务,提供特色化、时效性海洋环境基础信息、污染源信息、环境状况、风险防范等信息服务;定期开展各类用海海域环境状况、环境压力及环境风险综合评估,提出管理对策建议。
  
二是加强对各类确权海域内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重点监控其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污染压力和损害风险,以及对人体健康、公民财产安全等可能导致的危害,及时发布海洋环境监管和整改通知,规范和引导海洋开发行为。
  
(六)拓展海洋环境监测空间,提升海洋环保国际话语权
  
大力推进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切实维护我国海洋环境生态安全和国家权益。加强跨界水域海洋环境监测,防范环境外交争端。
  
1.大力推进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以跟踪监测和预警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管辖海域生态环境风险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掌握核污染物质的漂移扩散及衰变情况,追踪核污染物质在鱼类等海洋生物体内的富集和传递过程,为海洋环境风险预警提供基础信息和保障能力。
  
2.系统部署对跨界水域的海洋环境监测和污染诊断
  
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系统部署对跨界水域、大洋水团等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关键断面和控制点的现场连续监测,防范跨界污染事件,有效支撑环境外交谈判。
  
3.积极推进印度洋和两极环境监测
  
通过多种渠道,推进印度洋及南北极环境监测,开展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和海洋生态系统长期变化等监测工作,逐步掌握极地海洋环境的自然属性、质量状况和生态特征,评估人类活动对极地海洋环境背景的影响,逐步提升应对全球海洋环境问题的国际话语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体系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发展氛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文化建设。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注重培养责任观念、大局观念,强化海洋环保危机意识、海洋监测质量意识、海洋评价服务意识,倡导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的体系文化,创新发展示范站评选活动等激励措施,形成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良好发展氛围。
  
(二)加强规划实施考核,完善监督机制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纲要,制定所辖海域具体实施计划,并实施动态评估与绩效考核,及时查找规划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切实保障规划目标和发展内容的落实。
  
各地要探索试行海洋环境质量监督考核工作,将海洋环境质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之中,建立海洋环境质量目标的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方法,落实地方政府海洋环境保护责任。
  
(三)加强经费保障力度,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业务体系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分级负担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业务经费,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业务经费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并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
  
(四)加强组织机构保障,建立新型人才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要推动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特别是县级监测机构建设,保障专业岗位和人员数量,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配置,为建设创新型海洋环境监测业务评价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改革人才评价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海洋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内部激励机制。














国防科工委、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国防科工委、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

科工法[2007]5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工委(办)、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中小企业局(厅、办)、国资委,证监会,总装备部,各军工集团公司,国防科工委委管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要求,积极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新路子,深化军工企业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军工企业活力,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军工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多种原因,军工行业整体改革步伐缓慢,多数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难以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军工行业壁垒逐渐被打破,许多具有技术和经济实力的非军工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活动,军工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影响军工企业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已具备了相应的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按照建立“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新体系的要求,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不断深化,也为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创造了条件。目前除少数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重点军工企业外,多数军工企业承担的是军民两用产品或一般军用配套产品生产任务,改变了单一生产军品的状况。军工企业既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骨干力量,又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也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要求,在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完全可以实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三)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打破行业、军民及所有制界限,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科技和经济力量进行国防建设,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新体制和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的建立。二是有利于军工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军工企业内在活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三是有利于军工企业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军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军工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军工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

  二、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积极稳妥和规范有序地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武器装备建设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切实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发展能力和整体素质,更好地满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五)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力争用几年的时间,使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军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打造管理高效、机制灵活、决策科学的新型军工企业,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风险制约机制,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六)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方案要同武器装备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确保国家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的控制力;坚持严格审批、规范操作、有效监控,保证军工设备设施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坚持保护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利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军工国有资产流失和职工利益受到损害。

  三、分类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

  (七)军工企业关系国家安全,必须严格界定股份制改造的范围和程度,科学区分企业类型,统筹规划,选择试点,精心组织,分步实施。

  (八)对从事战略武器装备生产、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少数核心重点保军企业,应继续保持国有独资,在禁止其核心保军资产和技术进入股份制企业的前提下,允许对其通用设备设施和辅业资产进行重组改制。

  (九)对从事关键武器装备总体设计、总装集成以及关键分系统、特殊配套件生产的重点保军企业在保持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可以实施股份制改造。鼓励境内资本(指内资资本)参与企业股份制改造,允许企业在行业内部或跨行业实施以市场为主导的重组、联合或者兼并,允许企业非核心资产在改制过程中租赁、转让或拍卖。

  (十)除上述两类企业外,对从事重要武器装备生产的其他重点保军企业,根据承制武器装备的重要程度,可实行国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造,鼓励引入境内资本和有条件地允许外资参与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十一)鼓励和支持以民为主,从事军民两用产品、一般武器装备及配套产品生产的军工企业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实施股份制改造,具备条件的军工企业可以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融资。

  (十二)国有独资的军工企业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逐步建立董事会制度,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鼓励军工集团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经批准允许其主营业务资产整体重组改制。

  四、加强对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监督管理

  (十三)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变观念,扎实工作,切实加强对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确保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十四)军工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报国资委、国防科工委批准后,依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的法定程序实施。国防科工委会同总装备部和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武器装备战略影响大小、系统集成强弱和国防专用程度高低等因素,制定军工企业核心保军资产和技术指导目录,实施目录管理,并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十五)军工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要严格遵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等国家有关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规定。

  (十六)军工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应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保密议事规则,涉密董事、监事、股东在保密期限内必须承担保密义务,签订保密协议;要强化保密意识,落实保密责任,加强对涉密事项和涉密人员管理,严禁发生泄密事件。规范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境内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中涉及军品秘密的,可持国防科工委保密部门出具的证明,向证券交易所提出信息披露豁免申请。为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或上市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保密要求的规定。

  (十七)在非常情况下,国家可依据《宪法》、《国防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装备采购、战时动员以及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改制企业等实行特别管制,确保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国家安全。

  五、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

  (十八)加强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国家为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军工企业在军品市场准入、承担军品任务、投资、军工设备设施管理、税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规环境。

  (十九)建立和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准入和退出制度。修改限制非国有资本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政策法规,扩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发放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对股份制改造后符合条件的军品生产企业,国家将继续发放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并对获得许可证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二十)改革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国家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投资结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引导性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对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军工企业,继续给予军品科研生产必要的投资支持。

  (二十一)加强军工设备设施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防资产、军工设备设施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军工设备设施使用、处置行为,保证军工设备设施的安全、完整和有效,确保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不受损害,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二十二)改革完善军品税收政策,为不同所有制企业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实施股份制改造后的军工企业,符合有关规定的,国家将继续给予军品科研生产税收优惠政策。

国防科工委

发展改革委

国资委

二○○七年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