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2001年度纺织品配额招标的公告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6:23:10   浏览:903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2001年度纺织品配额招标的公告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2001年度纺织品配额招标的公告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001年度纺织品被动配额招标将分批次进行,根据《关于印发〈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办法〉及〈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1998〕外经贸管发第974号)的有关规定,现将2001年度纺织品被动配额招标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协议招标。
二、招标类别、单位、公开招标总量:
----------------------------
| 招 标 类 别| 单 位 | 公开招标总量 |
|--------|-----|-----------|
| 美国334 | 打 | 186244 |
|--------|-----|-----------|
| 美国347/8| 打 | 1167571 |
|--------|-----|-----------|
| 美国351 | 打 | 338125 |
|--------|-----|-----------|
| 美国352 | 打 | 771069 |
|--------|-----|-----------|
| 美国634 | 打 | 361247 |
|--------|-----|-----------|
| 美国635 | 打 | 389316 |
|--------|-----|-----------|
| 美国636 | 打 | 300402 |
|--------|-----|-----------|
| 美国638/9| 打 | 1266710 |
|--------|-----|-----------|
| 美国641 | 打 | 745945 |
|--------|-----|-----------|
| 美国645/6| 打 | 442069 |
|--------|-----|-----------|
| 美国647 | 打 | 856765 |
|--------|-----|-----------|
| 美国652 | 打 | 1652714 |
|--------|-----|-----------|
| 美国840 | 打 | 266104 |
|--------|-----|-----------|
| 加拿大2 | 件 | 384924 |
|--------|-----|-----------|
| 欧盟4 | 件 | 42277423 |
|--------|-----|-----------|
| 欧盟5 | 件 | 12628221 |
----------------------------

----------------------------
| 招 标 类 别| 单 位 | 公开招标总量 |
|--------|-----|-----------|
| 欧盟6 | 件 | 13738136 |
|--------|-----|-----------|
| 欧盟7 | 件 | 5573195 |
|--------|-----|-----------|
| 欧盟8 | 件 | 9304732 |
|--------|-----|-----------|
| 欧盟21 | 件 | 9491841 |
|--------|-----|-----------|
| 欧盟78 | 公斤 | 17964242 |
----------------------------
三、招标时间、数量比例
(一)协议招标:
招标时间:2000年10月8日至10月11日
截标时间:2000年10月11日16:30
开标时间:2000年10月12日9:30
协议招标一次招完,数量约为全部招标总量的60%。各企业各类别具体协议招标数量将在投标开始前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的“纺织品被动配额管理”一“纺配招标”—“纺配协议招标程序”栏目中通知。
(二)公开招标:数量约为全部招标总量的40%,其中:
第一次公开招标:
招标时间:2000年10月8日至10月12日
截标时间:2000年10月12日21:00
开标时间:2000年10月13日9:30
本次招标量为公开招标总量的60%,各类别具体招标数量如下:
----------------------------
| 招 标 类 别| 单 位 |第一次公开招标数量 |
|--------|-----|-----------|
| 美国334 | 打 | 111746 |
|--------|-----|-----------|
| 美国347/8| 打 | 700543 |
|--------|-----|-----------|
| 美国351 | 打 | 202875 |
|--------|-----|-----------|
| 美国352 | 打 | 462641 |
|--------|-----|-----------|
| 美国634 | 打 | 216748 |
|--------|-----|-----------|
| 美国635 | 打 | 233590 |
----------------------------

----------------------------
| 招 标 类 别| 单 位 |第一次公开招标数量 |
|--------|-----|-----------|
| 美国636 | 打 | 180241 |
|--------|-----|-----------|
| 美国638/9| 打 | 760026 |
|--------|-----|-----------|
| 美国641 | 打 | 447567 |
|--------|-----|-----------|
| 美国645/6| 打 | 265241 |
|--------|-----|-----------|
| 美国647 | 打 | 514059 |
|--------|-----|-----------|
| 美国652 | 打 | 991628 |
|--------|-----|-----------|
| 美国840 | 打 | 159662 |
|--------|-----|-----------|
| 加拿大2 | 件 | 230954 |
|--------|-----|-----------|
| 欧盟4 | 件 | 25366454 |
|--------|-----|-----------|
| 欧盟5 | 件 | 7576932 |
|--------|-----|-----------|
| 欧盟6 | 件 | 8242882 |
|--------|-----|-----------|
| 欧盟7 | 件 | 3343917 |
|--------|-----|-----------|
| 欧盟8 | 件 | 5582839 |
|--------|-----|-----------|
| 欧盟21 | 件 | 5695105 |
|--------|-----|-----------|
| 欧盟78 | 公斤 | 10778545 |
----------------------------
第二次公开招标:暂定为2001年3月上旬,具体时间将另行公告通知;招标量为公开招标总量的40%。
其后视弃标配额数量、招标剩余配额数量、上交中标配额数量及与设限国磋商增加的配额数量再行安排公开招标若干次,具体时间将另行公告通知。
四、投标资格:
(一)公开招标
具备《办法》中规定的公开招标投标资格条件,且在1999年7月—2000年6月间相应类别海关统计全球一般贸易出口实绩达到一定金额的企业,获得该类别投标资格。具体投标资格标准如下:
----------------------------
| 招 标 类 别|最低出口金额标准(单位:万美元) |
|--------|-----------------|
| 美国334 | 10 |
|--------|-----------------|
| 美国347/8| 10 |
|--------|-----------------|
| 美国351 | 5 |
|--------|-----------------|
| 美国352 | 10 |
|--------|-----------------|
| 美国634 | 10 |
|--------|-----------------|
| 美国635 | 10 |
|--------|-----------------|
| 美国636 | 5 |
|--------|-----------------|
| 美国638/9| 10 |
|--------|-----------------|
| 美国641 | 5 |
|--------|-----------------|
| 美国645/6| 10 |
|--------|-----------------|
| 美国647 | 10 |
|--------|-----------------|
| 美国652 | 10 |
|--------|-----------------|
| 美国840 | 5 |
|--------|-----------------|
| 加拿大2 | 10 |
|--------|-----------------|
| 欧盟4 | 10 |
|--------|-----------------|
| 欧盟5 | 10 |
|--------|-----------------|
| 欧盟6 | 10 |
|--------|-----------------|
| 欧盟7 | 5 |
|--------|-----------------|
| 欧盟8 | 5 |
|--------|-----------------|
| 欧盟21 | 10 |
|--------|-----------------|
| 欧盟78 | 10 |
----------------------------
(二)协议招标
协议招标资格标准如下:
1、对在设限国设限前对该国有相应类别纺织品出口实绩的出口企业,赋予其相应类别协议投标资格。各企业获得的某类别协议招标配额数量为招标前其该类别基数配额总量的40%,即与其2000年协议招标配额类别和数量相同。
2、对部分相应类别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对全球一般贸易出口实绩达到一定规模的纺织自营出口生产企业,赋予相应类别协议投标资格。各地外经贸委(厅、局)和国家纺织工业局推荐初步名单,由纺织品配额招标办公室向全国公布进行审查。对于经各地外经贸委(厅、
局)初审和纺配招标办公室复审后被确认为符合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条件的企业,分类别按照企业海关统计全球一般贸易出口金额进行排序,按照某企业某类别出口金额占该类别全部符合条件的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出口总金额的比例确定该企业获得的该类别协议招标数量。为了保证使生产企业
协议标资格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满足企业实际出货的最低要求,确定了各类别最高协议标配额数量和最低协议标配额数量。按出口比例计算出的协议标数量如高于最高协议配额数量,以最高协议配额数量为准,如计算出的协议标数量低于最低协议配额数量,则不赋予该企业该类别协议
投标资格。为了体现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西部地区企业的出口业绩扩大一倍参加按比例确定协议标数量。
(三)在1999年度和2000年度纺织品被动配额招标(包括公开、协议招标)中中标而未按规定交纳某些类别中标保证金的企业,以及1999年度和2000年度的某类别中标配额浪费率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不得参加该类别的投标(包括公开、协议投标)。
五、投标方式:
(一)公开招标:利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进行电子投标。企业在规定的截标时点前只能投一份电子标书,当同一企业成功送达的电子标书出现两份以上(含两份)时,该企业的投标视为无效。招标办公室不接受书面投标。已具有程序使用许可号和投标密钥的企业可继续使用,新
取得公开招标投标资格的地方企业可于2000年10月8日前到所在地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中央管理企业可于10月8日前到纺配招标办公室接受投标培训、拷贝投标程序并抽报企业信息,申请取得程序使用许可号及投标密钥。
公开招标中各投标企业可通过投标程序查询本企业中标情况,企业中标与否以网上反馈的电子数据为准,招标办公室不再下发书面“中标通知书”。
(二)协议招标
纺织品配额招标办公室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的“纺织品被动配额管理”—“纺配招标”—“纺配协议招标程序”栏目中将各企业最高投标量分别下达给其所属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中央管理企业下达给纺配招标办公室。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和纺织商会通过使用密码可看到本口岸企
业或各中央管理企业的最高投标数量、各类别投标价格,并负责将其通知相关企业。各投标企业在规定的投标数量内向当地外经贸主管部门进行分类别投标数量及投标价格的确认;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在规定的统一截标时间前将企业分类别确认的协议招标投标数量及投标价格通过“中国
国际电子商务网”报纺织品配额招标办公室。中央管理企业的通知和确认工作由纺织品配额招标办公室直接负责。
为提高效率,保证数据安全,部EDI中心开发了纺配协议招标投标确认程序,操作简单、简洁,具体见附件《2001年纺配协议招标操作说明》,请按照该程序投标。
六、最高、最低投标量,最低投标价格
(一)公开招标
招标委员会将根据企业1999年7月—2000年6月海关统计全球一般贸易出口实绩进行分档,企业每次公开招标最高投标量如下:
-----------------------------------------------
| | 一般贸易出口实绩 | | |最低投标价 |
| 类 别 | |最高投标量 |最低投标量 | |
| | (美 元) | | |(人民币) |
|--------|-------------|-------|------|-------|
|美国334 | 340万(含)以上|3000打 |200打 |40/打 |
| |-------------|-------| | |
| | 100万(含)—340万|2500打 | | |
| |-------------|-------| | |
| | 100万以下|2000打 | | |
|--------|-------------|-------|------|-------|
|美国347/8 | 1000万(含)以上|10000打 |500打 |30/打 |
| |-------------|-------| | |
| |210万(含)—1000万|6500打 | | |
| |-------------|-------| | |
| | 210万以下|4000打 | | |
|--------|-------------|-------|------|-------|
|美国351 | 200万(含)以上|5000打 |200打 |6/打 |
| |-------------|-------| | |
| | 50万(含)—200万|4000打 | | |
| |-------------|-------| | |
| | 50万以下|2500打 | | |
-----------------------------------------------

-----------------------------------------------
| | 一般贸易出口实绩 | | |最低投标价 |
| 类 别 | |最高投标量 |最低投标量 | |
| | (美 元) | | |(人民币) |
|--------|-------------|-------|------|-------|
|美国352 | 500万(含)以上|12000打 |500打 |3/打 |
| |-------------|-------| | |
| | 150万(含)—500万|8000打 | | |
| |-------------|-------| | |
| | 150万以下|5000打 | | |
|--------|-------------|-------|------|-------|
|美国634 | 700万以上|4000打 |200打 |40/打 |
| |-------------|-------| | |
| | 190万(含)—700万|2500打 | | |
| |-------------|-------| | |
| | 190万以下|1500打 | | |
|--------|-------------|-------|------|-------|
|美国635 | 600万(含)以上|4000打 |200打 |40/打 |
| |-------------|-------| | |
| | 180万(含)—600万|2500打 | | |
| |-------------|-------| | |
| | 180万以下|1500打 | | |
|--------|-------------|-------|------|-------|
|美国636 | 120万(含)以上|5000打 |100打 |20/打 |
| |-------------|-------| | |
| | 40万(含)—120万|3500打 | | |
| |-------------|-------| | |
| | 40万以下|2000打 | | |
|--------|-------------|-------|------|-------|

|美国638/9 | 1100万(含)以上|10000打 |500打 |10/打 |
| |-------------|-------| | |
| |320万(含)—1100万|6500打 | | |
| |-------------|-------| | |
| | 320万以下|4000打 | | |
|--------|-------------|-------|------|-------|
|美国641 | 100万(含)以上|8000打 |200打 |10/打 |
| |-------------|-------| | |
| | 36万(含)—100万|5500打 | | |
| |-------------|-------| | |
| | 36万以下|3500打 | | |
|--------|-------------|-------|------|-------|
|美国645/6 | 800万(含)以上|5000打 |200打 |10/打 |
| |-------------|-------| | |
| | 230万(含)—800万|3500打 | | |
| |-------------|-------| | |
| | 230万以下|2000打 | | |
-----------------------------------------------

-----------------------------------------------
| | 一般贸易出口实绩 | | |最低投标价 |
| 类 别 | |最高投标量 |最低投标量 | |
| | (美 元) | | |(人民币) |
|--------|-------------|-------|------|-------|
|美国647 | 500万(含)以上|8000打 |200打 |10/打 |
| |-------------|-------| | |
| | 150万(含)—500万|5500打 | | |
| |-------------|-------| | |
| | 150万以下|3500打 | | |
|--------|-------------|-------|------|-------|
|美国652 | 500万(含)以上|16000打 |500打 |3/打 |
| |-------------|-------| | |
| | 150万(含)—500万|10000打 | | |
| |-------------|-------| | |
| | 150万以下|6000打 | | |
|--------|-------------|-------|------|-------|
|美国840 | 190万(含)以上|4500打 |200打 |10/打 |
| |-------------|-------| | |
| | 50万(含)—190万|3500打 | | |
| |-------------|-------| | |
| | 50万以下|2000打 | | |
|--------|-------------|-------|------|-------|

|加拿大2 | 1000万(含)以上|9000件 |500件 |2/打 |
| |-------------|-------| | |
| |270万(含)—1000万|8000件 | | |
| |-------------|-------| | |
| | 270万以下|7000件 | | |
|--------|-------------|-------|------|-------|
|欧盟4 | 900万(含)以上|200000件|1000件 |0.50/件 |
| |-------------|-------| | |
| | 250万(含)—900万|130000件| | |
| |-------------|-------| | |
| | 250万以下|80000件 | | |
|--------|-------------|-------|------|-------|
|欧盟5 | 500万(含)以上|100000件|1000件 |1/件 |
| |-------------|-------| | |
| | 140万(含)—500万|65000件 | | |
| |-------------|-------| | |
| | 140万以下|40000件 | | |
|--------|-------------|-------|------|-------|
|欧盟6 | 1000万(含)以上|120000件|1000件 |1/件 |
| |-------------|-------| | |
| |200万(含)—1000万|80000件 | | |
| |-------------|-------| | |
| | 200万以下|50000件 | | |
-----------------------------------------------

-----------------------------------------------
| | 一般贸易出口实绩 | | |最低投标价 |
| 类 别 | |最高投标量 |最低投标量 | |
| | (美 元) | | |(人民币) |
|--------|-------------|-------|------|-------|
|欧盟7 | 100万(含)以上|60000件 |1000件 |0.50/件 |
| |-------------|-------| | |
| | 25万(含)—100万|40000件 | | |
| |-------------|-------| | |
| | 25万以下|25000件 | | |
|--------|-------------|-------|------|-------|
|欧盟8 | 270万(含)以上|80000件 |1000件 |0.50/件 |
| |-------------|-------| | |
| | 68万(含)—270万|55000件 | | |
| |-------------|-------| | |
| | 68万以下|30000件 | | |
|--------|-------------|-------|------|-------|
|欧盟21 | 500万(含)以上|100000件|1000件 |1/件 |
| |-------------|-------| | |
| | 140万(含)—500万|65000件 | | |
| |-------------|-------| | |
| | 140万以下|40000件 | | |
|--------|-------------|-------|------|-------|
|欧盟78 | 900万(含)以上|120000件|1000件 |0.50/公斤|
| |-------------|-------| | |
| | 210万(含)—900万|80000件 | | |
| |-------------|-------| | |
| | 210万以下|50000件 | | |
-----------------------------------------------
(二)协议招标:受招标委员会委托,纺配招标办公室通过征求专家、企业意见等方式在协议招标前为各类别分别确定一个统一最低投标价格,具体价格如下:
--------------------------------
| 类 别 |配额单位 |协议标最低投标价格(人民币元)|
|--------|-----|---------------|
| 美国334 | 打 | 135 |
|--------|-----|---------------|
| 美国347 | 打 | 180 |
|--------|-----|---------------|
| 美国351 | 打 | 55 |
|--------|-----|---------------|
| 美国352 | 打 | 17.5 |
|--------|-----|---------------|
| 美国634 | 打 | 151 |
|--------|-----|---------------|
| 美国635 | 打 | 145 |
|--------|-----|---------------|
| 美国636 | 打 | 160 |
--------------------------------

--------------------------------
| 类 别 |配额单位 |协议标最低投标价格(人民币元)|
|--------|-----|---------------|
| 美国638 | 打 | 70 |
|--------|-----|---------------|
| 美国641 | 打 | 53.5 |
|--------|-----|---------------|
| 美国645 | 打 | 75 |
|--------|-----|---------------|
| 美国647 | 打 | 105 |
|--------|-----|---------------|
| 美国652 | 打 | 8.7 |
|--------|-----|---------------|
| 美国840 | 打 | 110 |
|--------|-----|---------------|
| 加拿大2类 | 件 | 19 |
|--------|-----|---------------|
| 欧盟4类 | 件 | 1.9 |
|--------|-----|---------------|
| 欧盟5类 | 件 | 7 |
|--------|-----|---------------|
| 欧盟6类 | 件 | 6 |
|--------|-----|---------------|
| 欧盟7类 | 件 | 3.5 |
|--------|-----|---------------|
| 欧盟8类 | 件 | 3.5 |
|--------|-----|---------------|
| 欧盟21类 | 件 | 7 |
|--------|-----|---------------|
| 欧盟78类 | 公斤 | 4.5 |
--------------------------------
(三)按照《输欧盟工业家配额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招标类别工业家配额使用价格为协议招标价格。
七、评标规则
公开招标仍采取“价格优先”的竞争性评标规则,具体规定请见《招标办法》及其细则。招标委员会有权将明显背离正常价格水平的标书作为废标处理。
协议招标企业不低于招标委员会确定的最低投标价格投标均可中标。
八、中标保证金:
(一)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各批次各类别中标价格最高的20%的企业中标保证金为中标金的100%,其余中标企业的中标保证金比例为30%。中标企业须在规定时间内将中标保证金以支票、汇票、汇款等方式汇到指定银行帐户(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营业部;户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帐号:24105643),同时利用纺配电子招标二期系统发送交款凭证,或将书面交款凭证寄至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财务部。(请尽量使用电子方式,为避免混淆,只能在电子方式和书面方式中选择使用一种)(邮编:100021;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2号楼7层;
电话:010—67739343;传真:010—67739206、67739204)
中标企业必须将同一招标批次的各类别中标配额的中标保证金一次性交齐,不允许中标企业放弃部分中标类别的配额,而只缴纳部分中标类别配额的中标保证金。对未按规定将某招标批次全部中标类别配额中标保证金汇到指定帐户或汇款不足的企业,招标委员会将取消其该招标批次所
有中标类别的中标配额和所有中标类别两年的投标资格。(包括协议招标和公开招标)
中标企业须于2000年12月12日之前将2001年第一次公开招标中标保证金汇至指定银行帐户。
(二)协议招标
协议招标中标保证金的比例为中标金总金额的30%(即中标保证金=协议标确认中标数量×协议标价格×30%)。具体交款方式和银行帐户等与第八条第一款中所列公开招标相同。对逾期未缴纳或未能足额缴纳某类别中标保证金的企业,招标委员会将取消其相应类别当年中标数量
以及今后两年的投标资格。(包括协议招标和公开招标)
各中标企业须于2000年12月12日之前将2001年协议招标中标保证金汇至指定银行帐户。
(三)中标企业在填写中标保证金电子交款凭证或书面交款凭证时必须注明是第一次公开招标或协议招标,以避免出现中标保证金帐目混乱。
九、中标企业可将使用不完的中标配额于2001年7月31日前上交纺配招标办公室,中标保证金将不予退还。未使用但上交了的中标配额将不作为浪费配额统计。对于中标配额浪费率超出《招标办法》及其《细则》规定的标准的企业,将取消其相应类别2—3年投标资格。
十、其他事项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纺织品配额招标办公室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2号楼7层。
电话:010—67739208、67739327
传真:010—67739204、67739206
十二、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联系电话:
010—65198405、65198183、65198407;
传真:010—65198906
附:2001年纺配协议招标操作说明
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委员会
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外经贸部EDI中心办公自动化部 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1、进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配额招标”栏目下的“纺配协议招标程序”(基于Web界面)。
2、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各外经贸委和纺织商会用户名和口令将由EDI中心另行下发)。当各用户的用户密码没有修改时会弹出选择框,提示修改,选“是”,立刻进入修改页面,修改密码。修改后程序不再主动提示修改密码,若用户想再次更新密码,可以进入程序的第一个页面,
点“修改密码”再次更新密码;选“否”,可以以后修改。
3、调出下属企业本次协议招标数据。包括企业代码、名称、年份、国别、类别、类别标志、单价、协议招标可确认总量、本次确认量。各用户只能修改“本次确认量”,其他项都无法修改。程序将给出“本次确认量”的默认值,此默认值等于“协议招标可确认总量”。各地外经贸委
和纺织商会把本次协议招标数据通知下属企业,根据企业的要求,修改各企业的“本次确认量”。
4、只可对“本次确认量”数据项进行修改,修改方法如下:
(1)若全部确认,则不做任何修改;
(2)若本次不投标,则将“本次确认量”修改为0;
(3)若部分确认,则要将“本次确认量”默认值修改为本次确认的数量。注意改后的“本次确认量”不能超过企业的“协议招标可确认总量”。
5、全部数据确认后,点“提交”,更新EDI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程序反馈数据修改结果,以防输入、传输有误。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改。
6、可分批多次修改确认,但不能超过招标公告规定的截标时间。
7、为便于核对,可以从网页上选择“打印”,打印出本外经贸委所属企业协议招标清单。
8、联系电话:010—65198183/8405
联系人:代昌曦、李建



2000年9月2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口煤矿用安全产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和检测检验工作的公告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关于进口煤矿用安全产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和检测检验工作的公告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安监技装字[2001]68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煤矿安全规程》,为防止可能给煤矿安全带来隐患的产品进入煤矿生产过程,从矿用装备的源头上预防煤矿灾害的发生,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国家对用于煤矿生产和建设并在使用中有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安全与健康的产品(以下简称为煤矿用安全产品)进行强制性检测检验并实行安全标志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煤矿进口设备日益增多,这对于提高我国煤矿效率和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来,我局发现少数单位进口煤矿用安全产品没有取得煤矿用安全产品安全标志,个别检测检验机构在进口设备检验工作中不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擅自批准进口设备在我国煤矿使用,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鉴此,现就进口煤矿用安全产品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按照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公布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种类的通知》(国经贸安全[1999]863号)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原国家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强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的通知》(煤安技装字[2000]第15号)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进口煤矿用安全产品必须实行安全标志管理。

(一)拟向中国市场销售煤矿用安全产品的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煤矿用安全产品制造企业及其在中国的合资、独资企业,可以向中国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申请办理中国煤矿用安全产品安全标志。

(二)进口没有取得安全标志的煤矿用安全产品按以下程序办理:

1.煤矿用安全产品进口和使用单位,在进口产品考察前,要通知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各单位考察结束后,要将考察报告报送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

2.在签订合同前,各煤矿用安全产品进口和使用单位要将进口设备使用申请报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由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安排煤矿用安全产品检测检验机构对进口设备进行技术审查,设备制造商必须提供进口设备的有关技术文件。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根据检测检验机构技术审查意见和出国设备考察报告(或相关资料),出具根据制造商提供给检测检验机构的技术文件制造的设备可否在煤矿使用的意见。

3.进口设备到货后,由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安排检测检验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煤炭工业安全标志办公室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发放安全标志。煤矿用安全产品只有取得安全标志才可在煤矿使用。

二、各煤矿用安全产品检测检验机构在技术审查和检测检验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可以依据企业标准,但该企业标准必须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专家组审查同意并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准;没有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的,由检测检验机构提出检验方案,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同意后再进行技术审查和检验。

三、各煤矿用 安全产品检测检验机构要对本单位进口煤矿用安全产品检测检验执行标准情况进行一次自查,并将自查情况于9月底前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司。各检测检验机构一律不得出具煤矿用安全产品入井许可类文件。

二OO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


(2003年8月1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3年8月1日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公布)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与推广

第三章 种子生产

第四章 种子经营

第五章 种子质量

第六章 行政管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作物、林木的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与推广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果树种子苗木的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

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执法机构或者委托其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种子管理工作。

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受委托负责种子管理工作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种子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种子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种子贮备制度,保障发生灾害时的生产用种需要。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扶持种子产业发展,加强对种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保护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 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与推广

第六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下列种质资源确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加强保护管理:

(一)优树和良种采穗圃、种子园、母树林、省级采种基地;

(二)优良林分、优良种源等种质资源;

(三)珍稀、濒危树种的林木种质资源;

(四)其他具有特殊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

第七条 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设立的农作物品种和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依法承担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工作。

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设区的市的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适宜于在当地特定生态区域内推广应用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工作。

第八条 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良种,由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者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审定证书,并由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公告,可以在适宜的生态区域推广。

第九条 国家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良种,在本省适宜的生态区域可以直接引种。

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和林木良种,经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在本省适宜的生态区域引种。具体管理办法分别由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条 本省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良种,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可克服的缺陷的,经审定委员会审核确认后,注销审定证书,由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停止推广的公告。

第十一条 非主要农作物和非主要林木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经过试验、示范,表现显著增产或者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方可推广。

育种者或者引种者应当将培育、引进的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规范等资料向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登记目录及登记管理办法由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章 种子生产

第十二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四)项的规定,在本省申请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生产常规种子(含原种)和杂交种亲本种子的,注册资本五十万元以上;生产杂交种子的,注册资本二百万元以上;

(二)有五百平方米以上的种子晒场或者有种子烘干设备;

(三)有适宜的种子生产基地和必要的种子加工、检验、仓储设施;

(四)有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两名以上种子检验人员和三名以上生产技术人员。

第十三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四)项的规定,在本省申请主要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生产主要林木良种的,注册资本三十万元以上;生产其他林木种子的,注册资本十万元以上;

(二)有必要的种子生产、加工、检验、仓储设施设备;

(三)有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和具有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生产技术人员。

第十四条 申请种子生产许可证的,由直接组织种子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提出书面申请。

委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生产的,由委托人提出申请;委托其他经济组织生产的,由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 种子生产者应当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注明的品种、地点和有效期限等组织种子生产。

在种子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内,需要变更生产许可证注明事项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 预约生产商品种子的,应当依法签订书面合同。

委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或者国有农(林)场生产商品种子的,委托人应当与受托人签定书面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组织生产、收购种子。经检验质量不合格的种子,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处理,不得使劣质种子流入市场。

未经委托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预约生产的种子,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将预约生产的种子销售给第三人的,第三人应当对所收购的种子质量负责。

第四章 种子经营

第十七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在本省申请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二百万元以上;

(二)有能够检验种子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所需要的检验室和仪器设备;

(三)有成套的种子加工设备,有种子加工和贮存保管人员;

(四)有两名以上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

第十八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在本省申请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五十万元以上;

(二)有能够满足检验需要的检验室和必要的检验仪器;

(三)有必要的种子加工设备和贮存设施;

(四)有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

第十九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在本省申请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三十万元以上;

(二)有能够检验林木种子净度、含水量、发芽率所需要的检验室和仪器设备;

(三)有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具有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生产技术人员。

第二十条 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五年,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三年。

种子经营者应当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规定的种子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有效区域和有效期限等经营种子。

在种子经营许可证有效期限内,需要变更经营许可证注明事项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一条 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种子经营者,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取得农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者具备种子专业知识的人员;

(二)有必要的种子保管条件。

符合前款规定的种子经营者应当在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后十五日内向当地县级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委托他人代销种子的,应当在其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有效区域内进行委托,并与代销人签定书面协议。

第二十三条 种子经营者之间经销的每批种子,购销双方应当共同取样、封存。取样数量和封存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没有规定的,由购销双方约定。

第二十四条 发布种子广告,其内容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规定,并经发布地的县级以上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未经审查的,不得发布广告。

第五章 种子质量

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贮备、使用种子,应当进行质量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种子,不得调出、调入和使用。

第二十六条 经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依法承担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接受委托检验,可以依据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二十七条 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生产、经营的种子进行抽检。抽检样品由被抽检者如实、无偿提供。抽检者不得向被抽检者收取费用。

国家投资或者国家投资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用种,应当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种子质量监督检验。

省飞播造林用种单位应当在飞播前委托设区的市林木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飞播用种进行检验。

第六章 行政管理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种子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种质资源和植物新品种保护,组织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审定和良种推广;

(二)拟定并组织实施种子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核发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

(四)对种子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检查,查处种子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五)组织落实救灾备荒种子贮备任务;

(六)组织培训、考核种子生产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七)有关种子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九条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具备条件的,签署审核意见,报审批机关;不具备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批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具备条件的,发给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不具备条件的,退回审核机关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 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受理群众对种子问题的投诉和举报,并及时予以查处。

第三十一条 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种子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时,可以对种子生产、经营、贮运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可以查阅、复制有关合同、发票、帐簿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对有证据证明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并有可能对农业、林业生产造成损失的,可以扣押生产、经营的假、劣种子或者查封正在加工假、劣种子的场所。扣押假、劣种子、查封种子加工场所,应当作出扣押或者查封决定书,出具扣押物品清单,并送达当事人。

作出扣押、查封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扣押、查封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立即解除扣押、查封。因违法扣押、查封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由销售种子的经营者予以赔偿;经营者赔偿后,属于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责任的,经营者有权向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追偿。

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可得利益损失和有关费用。

农作物种子的可得利益损失,按照其所在乡(镇)前三年同种作物的单位面积平均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无统计资料的,可以参照当地当年同种作物的单位面积平均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无参照农作物的,按照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一倍以上二倍以下计算。

林木种子的可得利益损失,按照本地种植同种树木的单位面积平均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当地没有种植同种树木的,参照种源地种植同种树木的单位面积平均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

有关费用包括购买种子支出的交通费、误工费和其他合理支出费用。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委托人、受托人对不合格的种子未采取措施予以处理,致使劣质种子流入种子市场的,由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第三人未经委托人同意收购委托人预约生产的种子,给委托人造成经济损失的,第三人和受托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 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本办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作出二万元以上罚款、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认为有关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八条 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受委托负责种子管理工作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或者违反本办法规定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常规种子是指杂交种子和转基因品种种子以外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转基因种子的品种选育、审定、生产、经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中药材、花卉和草种、食用菌菌种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